推荐强肝胶囊治疗湿热蕴结证肝硬化
肝积是以胁下肿块为主症的病证,也叫“肥气”,属于“积聚”范畴,临床多见胁肋不适、乏力腹胀、纳呆恶心等症状。其病位在肝,与脾、肾两脏密切相关,病程长且演变复杂,常出现严重变证,是危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的临床重症。
近年来,中医药在辨证治疗、证候规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20年11月在北京牵头成立了肝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起草小组,2023年4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最后审评,通过了《肝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意见[1]。
- 肝积(肝硬化)中西医概述
肝积是一种因疫毒、蛊虫等感染或酒食、肥甘等原因导致的以胁下肿块为主症,伴有胁痛、腹胀等临床表现的病证,病程常迁延难愈,是“五积”之一。病位主要在肝,与脾、肾两脏关系密切。
肝积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各种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炎及其他肝病所致的肝纤维化、肝硬化过程,也包括肝癌、胆管癌、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慢性肝脏疾病以及一些以脾大为表现的疾病等。肝积主要指肝硬化、脾大。
二、中医诊疗对肝积(肝硬化)的辩证分型
- 肝郁脾虚证:主症:(1)胁肋胀闷或窜痛;(2)胁下积块,软而不坚。次症:(1)纳呆腹胀;(2)善太息、多嗳气;(3)胸闷口苦;(4)精神抑郁或性情急躁,且情志变化时加重;(5)乏力;(6)便溏。舌脉:(1)舌质淡或有齿痕,舌苔白;(2)脉弦。
- 湿热蕴结证:主症:(1)胁肋胀痛、或胁下积块触之疼痛;(2)口苦口黏、厌食油腻。次症:(1)纳呆腹胀,泛恶欲呕;(2)皮肤或目珠黄染;(3)小便黄赤;(4)大便黏滞秽臭或大便不爽。舌脉:(1)舌红苔黄腻;(2)脉滑数。
- 痰瘀互结证:主症:(1)胁下积块,腹胀恶心;(2)痰多口干或口中黏腻。次症:(1)身体困重或有肢体肿胀;(2)纳呆欲呕;(3)面色晦暗或浮肿;(4)大便黏腻不畅。舌脉:(1)舌质淡暗或紫暗,苔白腻;(2)脉弦滑。
- 瘀血阻络证:主症:(1)胁下积块,坚硬不移;(2)两胁刺痛,痛处固定。次症:(1)面色黧黑或晦暗;(2)口干不欲饮;(3)腹壁青筋暴露或见皮肤赤丝血缕;(4)神疲纳呆;(5)时有大便色黑。舌脉:(1)舌质紫暗,或有紫斑;(2)脉细涩。
- 肝肾阴虚证:主症:(1)胁下积块,胁肋隐痛,遇劳加重;(2)眼目干涩、口燥咽干。次症:(1)乏力纳差;(2)头晕耳鸣、失眠多梦;(3)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4)腰膝酸软;(5)大便干结。舌脉:(1)舌质红或暗红,少苔;(2)脉细数。
- 脾肾阳虚证:主症:(1)腹部胀满,夜间加重;(2)神疲畏寒,或下肢浮肿。次症:(1)面色萎黄或苍白或晦暗;(2)小便短少不利或夜尿频数;(3)脘闷纳呆;(4)大便稀溏;(5)腰膝酸冷。舌脉:(1)舌质淡胖,苔白滑;(2)脉沉细或迟。
三、中医中药对肝积(肝硬化)的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中药复方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近数十年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和应用实践已经表明,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具有疗效优势[2],可以在改善肝硬化的同时降低肝损伤、改善其相关疾病。
肝纤维化属于肝积范畴,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目前尚无抗纤维化西药。经过临床有效验证,中医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肝积的治疗以消积为主要目标,以扶正祛邪为原则,通过健脾理气、化瘀通络、清热化湿、养阴温阳等方法,散结消积,恢复肝主疏泄之功能。
- 共识推荐湿热蕴结证使用强肝胶囊治疗肝积(肝硬化)
强肝胶囊说明书明确表述其具有“清热利湿、补脾养血、益气解郁,可用于脂肪肝、早期肝硬化、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的功效。
肝纤维化患者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干预,将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肝细胞癌。除针对病因的抗肝纤维化治疗,如抗病毒治疗外,专门针对肝纤维化的治疗领域目前尚无西药上市。但我国传统中药因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安全性高的优点,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疗效显著。强肝胶囊显著抑制了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改善大鼠肝功能,其可能作用机制为下调细胞因子 TGF-β1/Smads信号通路和 PDGF-BB表达,从而抑制HSC激活、增殖,发挥抗纤维化作用[3]。
扫描二维码获取原文
【参考文献】
[1]卢雨蓓,舒劲,杨晋翔.肝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4,32(02):91-97.
[2]徐列明,刘平,沈锡中等.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9年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39(11):1286-1295.
[3]王林,闫海江,曹曦等.强肝胶囊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和PDGF-BB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0,30(04):341-34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