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的朱诺航天器探测木星的大红点

该图显示了朱诺在木星周围探测到的一个新的辐射区,它位于赤道附近大气上方。还指出了在高纬度地区观察到的高能量重离子Juno区域。学分:NASA / JPL-Caltech / SwRI / JHUAPL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诺(Juno)航天器在2017年7月首次越过木星的“大红色斑点”时收集的数据表明,这一标志性特征已深入云层之下。这次飞行任务的其他启示包括木星有两个以前未知的辐射区。这项发现是在周一在新奥尔良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盟年度会议上宣布的。

“关于木星大红色斑点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是:根源有多深?”来自圣安东尼奥市西南研究所的朱诺首席研究员斯科特·博尔顿(Scott Bolton)说。“ Juno的数据表明,太阳系最著名的风暴大约是地球半个半宽,其根系穿透到地球大气层约200英里(300公里)。”


该动画将观众带入模拟飞行中,然后进入大红色斑点所在位置的木星上层大气。它是通过将NASA的Juno航天器上的JunoCam成像器的图像与计算机生成的动画相结合而创建的。

负责此深入揭示的科学仪器是Juno的微波辐射计(MWR)。“朱诺的微波辐射仪具有独特的能力,可以窥探木星的深层云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朱诺(Juno)联合研究员迈克尔·詹森(Michael Janssen)说。“事实证明,这是帮助我们深入探究使“红色大斑点”如此出色的根本原因的出色工具。

木星的大红色斑点是木星南半球的巨大椭圆形的深红色云朵,围绕椭圆形的周长逆时针旋转,风速大于地球上的任何风暴。截至2017年4月3日,大红点的宽度为10,000英里(16,000公里),是地球的1.3倍。

加州理工学院行星科学教授,朱诺(Juno)联合研究员安迪·英格索尔(Andy Ingersoll)表示:“朱诺发现大红色斑点的根比地球的海洋深50到100倍,底部比顶部更热。”“风与温度的差异有关,地点底部的温暖解释了我们在大气层顶部看到的猛烈的风。”

此p使用NASA朱诺(Juno)航天器上的微波辐射计仪器的数据,对木星的“大红色斑点”进行了深入研究。仪器的六个通道中的每个通道都对云层下方不同深度的微波敏感。NASA / JPL-Caltech / SwRI

大红色斑点的未来仍然有很多争论。自1830年以来一直对暴风雨进行监视,但这场暴风雪可能已经存在了350多年。在19世纪,“红色大斑点”远超过了两个地球。但是在现代,用地球上的望远镜和航天器测量的“大红色斑点”的大小似乎正在减小。在1979年木星飞向土星及更远的途中,NASA的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飞速飞行时,“大红色斑点”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两倍。如今,基于地球的望远镜进行的测量表明,自旅行者号时代以来,朱诺飞越的椭圆形的宽度减小了三分之一,高度减小了八分之一。

朱诺还在赤道附近的天然气巨星大气层上方发现了一个新的辐射区。该区域包括以几乎光速运动的高能氢,氧和硫离子。

JPL的朱诺(Juno)辐射监测调查负责人海蒂·贝克尔(Heidi Becker)说:“离木星越近,它就会变得更奇怪。”“我们知道辐射可能会使我们感到惊讶,但我们认为我们不会在靠近地球的地方找到一个新的辐射区。我们之所以找到它,是因为朱诺绕木星的独特轨道使它在科学采集飞越过程中能够真正接近云顶,而我们确实飞过了它。”

此循环动画模拟了木星大红色斑点中云的运动。通过将风运动模型应用于JunoCam图像的马赛克来制作动画。

通过木星高能粒子检测仪(JEDI)研究确定了新区域。人们认为这些粒子是源自木星卫星艾欧和欧罗巴周围的气体中产生的高能中性原子(无电荷的快速移动离子)。当中性原子的电子通过与木星上层大气的相互作用而被剥离时,它们变成离子。

朱诺还发现了木星相对论电子辐射带内边缘高能量重离子种群的特征。这些信号是在朱诺(Juno)与电子带的高纬度相遇中观察到的,而在以前的航天器从未探索过的区域中。这些颗粒的起源和确切种类尚不清楚。朱诺的恒星参考装置(SRU-1)星型摄像头在该特派团的辐射监测调查收集的图像中,将该人群的特征识别为极高的噪声特征。

迄今为止,Juno已经完成了木星上的八次科学通行证。朱诺的第九张科学通行证将于12月16日发布。

朱诺号于2011年8月5日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并于2016年7月4日到达木星周围的轨道。在执行探索任务期间,朱诺(Juno)冲低了地球的云顶-大约2100英里(3400公里)。在这些飞越过程中,朱诺(Juno)正在木星的朦胧云层下探测,并研究其极光,以了解有关行星的起源,结构,大气层和磁层的更多信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