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签约,不能为了签而签

□关乙(医务工作者)近日,不少地方启动新一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为了完成家庭医生签约率,头都大了。”笔者所在城市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朋友感叹,指标压力让她和同事们焦虑又心累。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国家多次发文强调,各地要合理确定签约服务的工作目标,不要盲目追求签约率,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要以签约对象服务质量、健康管理效果等为核心考核指标,并建立居民反馈机制。《关于做好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中也要求,各地要优化项目绩效评价,充分考虑基层承受能力,不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强调评价要向重居民感受转变。但是,笔者陆续从不同城市的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了解到,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相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些地方仍将签约率作为服务工作干得好不好的主要评价依据。在完成签约率指标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应付检查统计数据用估算、填写手机是空号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服务效果、群众评价,肯定要打个大问号。基层医务人员并非想要蒙混过关,但是日常工作繁重,公共卫生、门急诊、健康管理、各类咨询等任务庞杂,很多地方一个全科医生团队签约居民1000余名,全年几无休息日的情况较普遍。按照国家规定和规范开展工作,科学的考核和监督是必要的,但是布置任务也要考虑基层是否能接得住、做得好。若只重视数据,忽视了服务的初心和实质,即便考核过关,换来的也是基层医务工作者身心疲累,居民反感不买账的尴尬局面。绩效考核的重点,是要看这些工作是否真正做进大家的心里。群众对服务的知晓率、获得感和满意度高低,是衡量工作的重要指标。希望更多地方引入第三方科学评价机制,将签约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纳入相关绩效考核,促使考核风向标的转变。家医服务还要让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成员满意,尊重并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其身心健康发展状况。管理者要思考,如何为基层减负,让医务人员沉下心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做细、做实服务上。减负的同时还要合理增加人员配置,同时健全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安排工作时,调配好医生介于正常诊疗业务和家庭医生履约之间的比重。相关主管部门也需转变思想,建立更加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形成良好的健康服务和管理闭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