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诊断的方式有哪些?

自上世纪70年代发现AFP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升高以来,AFP一直被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学诊断指标。由于AFP在肝癌的筛查和诊断中存在灵敏度和特异度低的问题,近年来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和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在其更新的诊疗指南中不再将AFP作为肝癌的筛查与诊断标准。肝癌诊断的方式有哪些?

原发性肝癌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肝癌患者除了可有不明愿意的体重下降或呈进行性消瘦、异常乏力等全身症状外,还可出现原因不明的食欲减退、恶心、呕、腹泻、发热以及肝区憋闷胀痛不适等临床情况。肝癌患者的体征除可见肝脏、脾脏肿大、质硬,肝区出现吹风样的血管杂音外,男性肝癌患者还可出现乳房胀痛、增大和乳房肿块等体征。

通过影学定位诊断可以更进一步的做出诊断,影学手段包括B超,CT,同位素干扫描,肝血管照影,核磁共振等发现肝脏有占位性病变时,均应考虑患有肝癌的可能性,应做更进一步的检查,进一步的检查一般为检查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含量。

在现阶段我国的原发性肝癌仍以慢性HBV感染为主要致病因素的情况下,AFP在肝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上仍有较好的应用价值,DCP作为一个新的血清学指标,其诊断价值与AFP相当。AFP和DCP联合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原发性肝癌实验室诊断的现状。血清GP73由于其在肝硬化阶段存在普遍的异常升高,不推荐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实验室诊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